來源:哈爾濱電氣(qi)集團(tuan)公司
瀏覽量:
發(fa)布時間:2013-02-19
國(guo)際金融危(wei)機漸行漸遠(yuan),經(jing)濟領(ling)域卻依(yi)然“寒氣逼人(ren)”。2012年全國(guo)規模以上工業企(qi)業實(shi)現利潤同比增長5.3%,鋼鐵、造船、建材(cai)、房地(di)產等產業慘淡經(jing)營。
國有企業作為國民(min)經(jing)濟的骨干力量,在危機(ji)中經(jing)受(shou)著洗禮,孕育著新的變化。
危機到來(lai),鋁(lv)業跌入(ru)低谷。“客觀(guan)上是(shi)金融(rong)危機造成(cheng)的,但如(ru)果落腳點只放在這里,就是(shi)不能正視(shi)存在的問題(ti)。”中國鋁(lv)業公司總經理熊(xiong)維平說,企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,推進轉型(xing)升級(ji)。“轉型(xing)也可能失敗,但不轉型(xing)肯定是(shi)死路一條(tiao)!”
最艱難時,安排200億元用于(yu)結(jie)構調(diao)整;轉變(bian)產品結(jie)構,實施由單一鋁業向綜合(he)性礦業轉型(xing);減少管(guan)(guan)理機構,管(guan)(guan)理人員壓縮近30%……
不僅(jin)僅(jin)是鋁業(ye),在火電(dian)全行業(ye)虧損的(de)(de)大背景(jing)下,國電(dian)集團積極優(you)化發展(zhan)更環保的(de)(de)火電(dian),大力推進風電(dian)、水(shui)電(dian)、太陽(yang)能等清(qing)潔可再生(sheng)能源。截(jie)至2012年底(di),國電(dian)風電(dian)總裝機達到(dao)1497萬千瓦(wa),位居亞(ya)洲第一、世界(jie)第二。
縱(zong)觀經濟發展史(shi),每次危機都會帶來一次經濟結(jie)構(gou)和(he)產業(ye)分工的(de)重新洗牌,結(jie)構(gou)調整成為(wei)企業(ye)應對危機的(de)“必答題”。
自(zi)2009年起,中國兵器(qi)工業集(ji)團逐(zhu)步清理(li)關閉300多家子公(gong)司,退出(chu)50多個價(jia)值創造能力低的(de)民品。2011年集(ji)團營(ying)業收入邁上3000億(yi)元新臺階,2012年實(shi)現營(ying)業收入3510億(yi)元。
“新階(jie)段結構(gou)調(diao)整工作不(bu)能(neng)再走以往‘買地、蓋廠房(fang)、建(jian)生產線’的(de)(de)老路,而要靠科技創新在(zai)產業(ye)價值(zhi)鏈的(de)(de)核心高端環節布局上取得突破。”兵器工業(ye)集團總經理張國清說。
每一次危機都增添了新一輪科(ke)技革命的(de)動力。只有科(ke)技上的(de)重大突(tu)破和創新,才能(neng)推動經濟(ji)結(jie)構的(de)重大調整(zheng),為經濟(ji)增長提供(gong)新的(de)引(yin)擎。
遼寧艦航母(mu)、蛟龍號(hao)上都留下中(zhong)船重(zhong)工科技攻關的印記。2012年,在(zai)(zai)市場非常困難(nan)的情況下,中(zhong)船重(zhong)工進一步加強船型研(yan)發,使其民船板塊仍保持一定盈利,在(zai)(zai)船市“寒冬”中(zhong)格外耀眼,利潤(run)增長7%以上。
從載(zai)人(ren)航天到(dao)北斗聯網,從特高(gao)壓輸電工程到(dao)“海洋石(shi)油981”,從TD-LTE技術到(dao)我(wo)國(guo)首臺(tai)高(gao)端服務器浪潮天梭上市……危機中,國(guo)有企(qi)業舉(ju)起科(ke)技創新的大旗,積極搶占競爭制高(gao)點(dian)。
過緊日(ri)子、艱苦奮斗(dou)、勤儉持(chi)家是中華民(min)族的優良(liang)傳統。在(zai)危機影(ying)響愈(yu)加深遠的今天,越(yue)來越(yue)多的企業苦練內功,挖掘(jue)潛力(li),降本(ben)增效。
通過對(dui)風險的把控以及降本增效上的剛性(xing)要求,中國五礦(kuang)(kuang)集(ji)團2012年完成營業(ye)收(shou)入3250億(yi)元,鐵礦(kuang)(kuang)石(shi)、鋼(gang)材、銅、鋁等多個商(shang)品的生產(chan)經營量創出歷史新高,其中鐵礦(kuang)(kuang)石(shi)銷量國內第一。此外,經過多年努力,五礦(kuang)(kuang)礦(kuang)(kuang)產(chan)資源端實(shi)力大幅增強(qiang),鎢精礦(kuang)(kuang)、氧(yang)化(hua)銻等產(chan)能全球(qiu)第一。
多年來,國(guo)企(qi)還存在(zai)(zai)攤子大(da)、戰線長、投資(zi)風險難以控制(zhi)等(deng)弊病。金融危機使企(qi)業認識到強化主(zhu)業、握拳出擊(ji)、減(jian)少風險的(de)道理和必要性,累(lei)積的(de)弊端和癥結(jie)在(zai)(zai)逐步化解。
2012年(nian)國(guo)家(jia)開發投資公(gong)司(si)退出307個項目,有力支持了主業投資,全年(nian)實現利(li)(li)潤112億元,同比增長(chang)18%。公(gong)司(si)董事(shi)長(chang)王會生說,目前國(guo)投21家(jia)利(li)(li)潤超過(guo)1億元的控股企業的利(li)(li)潤總額,已經占全集團利(li)(li)潤的99%;在主要業務(wu)板(ban)塊中,高科技(ji)項目盈利(li)(li)超過(guo)電力、煤炭等(deng)傳統業務(wu),展現出勃勃生機。
盡管市場環境越來越艱難,但是眾多國有企業仍然下大力氣,積極挖掘潛在的國內外市場。國家電網公司成功收購巴西輸電特許經營權項目、收購澳大利亞南澳輸電網公司股權,入股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,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資源配置。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董事長任洪斌表示,企業要以2012年為基數,力爭到2015年實現產品出口額翻一番。
(本(ben)文章摘(zhai)自(zi)1月29日(ri)“新華網” 作者:王敏 何宗(zong)渝 張辛(xin)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