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制造三門核電站1250兆瓦半速核汽輪發電機組1號氫油水系統輔機,這是我國首臺采用AP1000技術制造的核電輔機,標志著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輔機國產化制造成功。
三門核汽輪發電機組氫油水系統輔機采用的AP1000技術,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制造技術。2008年初,電機公司取得了日本三菱公司第三代壓水堆AP1000核電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及輔助系統的技術轉化資格。電機公司結合自身生產特點進行了精細的圖紙轉化。2010年4月30日,三門核電氫油水控制系統的設計轉化工作全部完成,轉化完成的圖紙數量累計達到12170個D,出圖量約是常規機組的10倍。從2010年5月開始,高強度、緊張的工藝工序準備工作一直持續到2010年9月,拉開了三門核電1號氫油水系統輔機生產制造的序幕。
制造好核電輔機系統中的單個工件不難,但要把不同種類的近4000個工件,科學合理地組合在一起,并成為高度靈敏、操作便捷、運行安全且穩定的控制系統,卻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。作為國內第一批三代核電AP1000技術轉化項目的實踐者,電機公司針對核電技術要求高,生產難度大的特點,從產品設計、工藝準備、部件加工、供應采購、質量監控、生產計劃到現場管理等各方面入手,制定了數十項措施。2011年3月17日,輔機系統三個部分的數以千計的管路已生產成套,為提高效率,電機公司生產車間一邊組織系統中分裝配的生產,一邊加快輔機系統其它工件的成套組織進度。向AP1000技術核電輔機的國產化制造發起沖擊。期間,電機公司發現并解決了眾多的生產制造問題,其中,包括系統分裝和總裝中的焊接難題。由于焊點眾多、施焊面寬、工件變形大、焊接要求高等原因,組焊工序成為影響輔機系統生產進度的大難題。電機公司結合組焊實際情況,設計制造了多種組焊支撐以輔助焊接作業,調整了組焊速度,增加了焊接人員數量,延長了焊接作業時間,徹底解決了焊接問題。2012年4月5日,電機公司完成了輔機系統的總裝工作,完成了全部性能試驗。
為保(bao)證輔機(ji)(ji)產品零部(bu)件的加(jia)(jia)(jia)工質(zhi)量,電(dian)機(ji)(ji)公司在生產過程中,嚴(yan)(yan)格(ge)遵循核(he)電(dian)質(zhi)保(bao)體(ti)(ti)系,真正做到了“凡事有(you)章可(ke)循,凡事有(you)據可(ke)查(cha)(cha)(cha),凡事有(you)人(ren)負責,凡事有(you)人(ren)監督。”任何一(yi)個輔機(ji)(ji)零部(bu)件的生產轉序卡,都清晰、全面地顯(xian)示(shi)著生產時間、加(jia)(jia)(jia)工人(ren)、檢(jian)查(cha)(cha)(cha)人(ren)、傳(chuan)遞(di)者、工藝文件、加(jia)(jia)(jia)工及檢(jian)查(cha)(cha)(cha)記錄等信息(xi),所有(you)填寫(xie)部(bu)分(fen)均記錄詳實、字跡清晰,有(you)很強的可(ke)追溯性。隨便(bian)拿到一(yi)個工件的轉序卡,你就能了解到該工件從(cong)材(cai)料(liao)入廠檢(jian)驗、發料(liao)、劃(hua)線、機(ji)(ji)械加(jia)(jia)(jia)工、裝配、焊(han)接、熱處(chu)理、探傷檢(jian)驗、水壓測試、包裝等一(yi)直到發運的每個環節(jie)和(he)步(bu)驟的所有(you)信息(xi)。種種細節(jie)體(ti)(ti)現了輔機(ji)(ji)部(bu)件生產中嚴(yan)(yan)格(ge)的質(zhi)量控(kong)制。
(中國電力新聞2012年(nian)05月(yue)09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