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,北京。中國(guo)石油(you)天然氣股份(fen)有限公司副總裁孫(sun)波的(de)(de)時間被緊張的(de)(de)工作(zuo)日程填滿(man)。
1月20日晚,妻子喊他下樓散步,他盯著(zhu)電腦(nao)頭也不回:“事兒太多,你(ni)自己去吧。”直至深夜,仍(reng)伏案工(gong)作。
而誰能想到,這竟是孫波(bo)人(ren)生的最后旅程。21日早晨,52歲(sui)的他因腦出血陷入(ru)昏迷,被送往(wang)醫院(yuan)急救,就再也(ye)沒有醒來。
“‘頭拱地’也要按期完成任務”
2009年12月14日,土庫曼斯坦。一條“氣龍”噴薄而出。
那一天,舉世(shi)矚目(mu)的中亞天然(ran)氣管道建成(cheng)投產。歡呼(hu)的人群中,管道建設(she)主(zhu)帥(shuai)孫波開心地笑(xiao)了(le),伴(ban)著(zhu)淚水,他拿(na)起(qi)電話打給妻子孫曉(xiao)軍:“媳婦兒,我(wo)們把這件事整(zheng)成(cheng)了(le)!”
孫波的“這件事”是從2007年7月中土能源合作啟動開始的。按照建設進度,留給孫波的時間只有28個月。國際同行聽聞工期如此之短,瞪圓了眼睛愣是不敢相信:“中國人瘋了嗎?”
“‘頭拱地’也要按期完成任務!”孫波這樣承諾,但他也深知擔子之重。
按(an)一般程(cheng)序(xu),首批管材(cai)最快也要到2009年2月運至現場,實現2009年年底通氣(qi)根本(ben)沒有可能。怎(zen)么辦?孫波帶領管道建設者,提(ti)前(qian)詳勘、提(ti)前(qian)初設、提(ti)前(qian)動遷設備、提(ti)前(qian)采購72萬(wan)噸鋼材(cai)……這些充(chong)滿智慧(hui)的舉措,為(wei)如期建成(cheng)管道贏得了(le)寶貴的時(shi)間。
單線變雙線、直縫變螺旋是他指揮管道如期建成的點睛之筆。
最初可研報告中推薦采用單線方案。然而調研發現,如采用單線方案,工程建設將面臨巨大風險。
2007年年底,北京香山附近的會場,孫波參加中亞天然氣管道可研方案的評審會。窗外,寒風卷著落葉翻飛。會場內,專家們爭得面紅耳赤,最終確定了縮小管線管徑的雙線建設方案。
如果按照(zhao)中亞(ya)地區沿(yan)用(yong)(yong)前蘇聯管道建(jian)設(she)標準,采用(yong)(yong)直(zhi)縫管,當時全(quan)國年制管能力加起來(lai)不足300公(gong)里,與1833公(gong)里的單線(xian)全(quan)長(chang)相比,杯水車薪(xin)。而且,國內對(dui)接的西二線(xian)建(jian)設(she)同(tong)期(qi)展開,更加大了(le)管材資源壓力。
直(zhi)縫變螺旋,意味著中亞(ya)國(guo)家完全接受了中國(guo)標準。中亞(ya)管道的(de)用鋼量相(xiang)當(dang)于40座鳥巢,這(zhe)一轉變,同(tong)時也為(wei)中國(guo)的(de)鋼廠、制(zhi)管廠帶來巨大機(ji)遇。
指(zhi)揮這一橫跨四國(guo)的(de)(de)大型工(gong)程,數(shu)不(bu)清的(de)(de)合(he)同(tong)要(yao)談判(pan)、數(shu)不(bu)清的(de)(de)關系要(yao)協調、數(shu)不(bu)清的(de)(de)利益要(yao)平(ping)衡(heng)……孫波恨(hen)不(bu)能(neng)黑(hei)夜當成白天過(guo),一天掰成兩天用,他的(de)(de)行李箱一直在身邊,隨時待發……
28個月,120周,840天……普通(tong)人輕輕撕下的幾(ji)摞(luo)日歷,對于(yu)中亞(ya)天然(ran)氣管道公司來說,卻是(shi)異常關鍵(jian)。因為,每(mei)一(yi)天、每(mei)一(yi)分(fen)、每(mei)一(yi)秒(miao),都是(shi)實現2009年底通(tong)氣的節點(dian)。也(ye)正是(shi)這無(wu)數節點(dian),創造了古絲綢之(zhi)路(lu)的“新奇(qi)跡”。
如今(jin),有著“藍(lan)金”之稱的(de)土庫曼優質天然氣正沿著這條新“絲綢之路”蜿蜒而下,一(yi)路向東奔(ben)涌(yong)。目前,中亞天然氣管道日輸(shu)(shu)氣能力達(da)8900萬立方(fang)米,年輸(shu)(shu)氣量接近全(quan)國天然氣年消費量的(de)1/4,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意義重大。
“哪里最困難,他就出現在哪里”
1996年,伊拉克。戰爭遺(yi)留的創傷還(huan)未(wei)撫平,中伊油(you)氣合作(zuo)已(yi)然艱難起步。
那時,懂技術、善管理、通外(wai)語的(de)孫(sun)波,被調離遼(liao)河油田(tian),義無反顧(gu)地來到伊拉克“拓(tuo)荒(huang)”,開始了(le)自己的(de)海(hai)外(wai)探(tan)油之旅(lv)。
13年后,中(zhong)國(guo)石(shi)油全球戰(zhan)略布局“突破中(zhong)東”。可以說,伊拉(la)克的這次“出(chu)海(hai)”,功(gong)不(bu)可沒。
1998年,孫(sun)波調任中油(you)國(guo)際(委內(nei)瑞拉(la)(la))公司(si)副總裁兼卡(ka)拉(la)(la)高萊(lai)(lai)斯項目總經理。卡(ka)拉(la)(la)高萊(lai)(lai)斯項目是老油(you)田,當時基礎產(chan)(chan)量(liang)僅3300桶/天,當地公司(si)和(he)美(mei)國(guo)公司(si)把它(ta)當成“雞肋(lei)”,幾乎放棄。孫(sun)波到任兩年,依(yi)靠(kao)在遼(liao)河油(you)田十幾年的開發技術(shu)積累,研發新(xin)技術(shu),創新(xin)開發模式,原(yuan)油(you)產(chan)(chan)量(liang)竟然飆升(sheng)10倍,至4萬桶/天,創項目產(chan)(chan)量(liang)高峰(feng)。
“哪(na)里(li)(li)最關(guan)鍵,哪(na)里(li)(li)最需要,哪(na)里(li)(li)最困難(nan),他就(jiu)出(chu)現(xian)在哪(na)里(li)(li)。”中石油主管(guan)海外業務的副總(zong)經(jing)理汪東(dong)進這樣評價孫波。
征程還在繼續。2001年,孫波沿(yan)赤道繞行地(di)(di)球半個圈,調任非洲,掌(zhang)管中(zhong)油國際(尼羅)公司。從南(nan)美到中(zhong)非,環境變化天翻地(di)(di)覆,但(dan)高效的目標始(shi)終如一。
蘇丹黑(hei)格里油(you)田是典型的底水(shui)油(you)藏,按照(zhao)傳統開發(fa)方式,只能(neng)降低采油(you)速度,控制生(sheng)(sheng)產壓差,防(fang)止(zhi)水(shui)竄、水(shui)淹。如何既能(neng)防(fang)止(zhi)水(shui)害(hai),又能(neng)加快油(you)氣開發(fa)?孫波(bo)沉(chen)身采油(you)現場,分析研究大(da)量的井史資料和生(sheng)(sheng)產數據,得出肯定的結論。
能(neng)行嗎?國內相關專家拿出當(dang)年(nian)遼河油田“暴性水淹”的(de)問(wen)題質疑(yi)。孫(sun)波再次組織(zhi)技術人員從蘇丹的(de)特殊地質條件入(ru)手,建構數(shu)字三(san)維模(mo)型,“數(shu)據做(zuo)細,工(gong)作做(zuo)精,事實(shi)能(neng)說明問(wen)題”。充分的(de)理(li)論與實(shi)踐認(ren)識,使得黑格里油田徹底打(da)開了枷(jia)鎖,油田快速(su)上產,高(gao)峰期產量(liang)超過1500萬噸/年(nian),占(zhan)當(dang)時中國石油海外項(xiang)目產量(liang)的(de)60%左右。
在海(hai)外,中(zhong)國石油自此樹起鮮亮的品牌。
“老石油、老海外(wai)(wai)”——這樣形容孫(sun)波(bo),再合適不過。16年海外(wai)(wai)打拼,轉(zhuan)戰四大油氣(qi)合作區(qu),孫(sun)波(bo)始終踏著中國石油闖蕩(dang)全球的節拍(pai)。妻子孫(sun)曉軍說:“孫(sun)波(bo)剛去委(wei)內瑞(rui)拉(la)那年,一年回來不到20天,回來就(jiu)開會,開完會就(jiu)走(zou),都習慣(guan)了。”
中亞,是孫波駐(zhu)足(zu)最久的一(yi)站,也是他海外(wai)事業的高點。不想,卻(que)成(cheng)為他生(sheng)命的終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