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幫一個是一個
——郭明義精神啟示之四(2010年11月26日)
“能幫一個是一個。獻血對于救他人生命有那么大的好處,自己又沒有什么損失,我為什么不獻?捐幾百塊錢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,我為什么不捐?”郭明義的這番話,道出了普通公民的慈善觀;郭明義的慈行善舉,折射出普通公民慈善的價值和力量。
慈善,不在于能力,而在于愛心。一個平民百姓捐出300元助學金,與一個富翁捐出3000萬助學款,盡管善款額度相差很大,價值卻一樣大,意義也一樣深。小善的背后也是大愛,我們沒必要因為能力有限而難為情,力所能及行善事即是高格,克己助人即是崇高。郭明義的崇高,就在于他貢獻全部余力以后,節衣縮食,把生活享受降到最低,傾其所有幫助他人。這比行有余力幫助他人者,需要更大的精神動力,具有更大的感召力量。
善(shan)小(xiao)(xiao)其實(shi)不小(xiao)(xiao)。很多愛心援(yuan)助(zhu),對于我們來(lai)說(shuo)(shuo)往往只是少(shao)吃一頓大餐的舉手(shou)之勞,但對于受援(yuan)者來(lai)說(shuo)(shuo),卻能解(jie)燃眉(mei)之急,度(du)困境之危,乃至點(dian)亮生活(huo)希望,改變(bian)人(ren)(ren)生命運。涓(juan)(juan)涓(juan)(juan)細流(liu)可以匯(hui)成江河(he),點(dian)點(dian)小(xiao)(xiao)善(shan)可以積成大善(shan)。如果(guo)我們每一個人(ren)(ren)都不因(yin)善(shan)小(xiao)(xiao)而(er)不為,每一個需(xu)要援(yuan)手(shou)的人(ren)(ren)都獲(huo)得他人(ren)(ren)的幫助(zhu),那(nei)么,無數小(xiao)(xiao)善(shan)也就(jiu)具有了(le)春風(feng)化雨、無堅(jian)不摧的力量。